經期不順怎麼辦?營養素會有幫助嗎?
經期不順怎麼調?營養素會有幫助嗎?
今早跟一位客戶諮詢,她因為體質的關係,月經常常不來,還伴隨腹部悶痛,不只讓她不易受孕,更大大影響生活品質。
想到現代女性因為慢性壓力、環境毒素..的影響,要承受很多痛苦,覺得真是造孽…歷史共業現在得大家承擔..
言歸正傳,藉這個機會想稍微有感而發,隨筆一下:
「經期不順」是許多女性共同的困擾。
所謂的「不順」,可能有很多種不同的表現:包括經痛、出血時間拖很長,或是經期不規則(可能連續2-3個月都沒有來)..等等,都被統稱為「不順」。
稍微google一下這個議題,會發現絕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中醫調理,這當然很好;
但比較少人知道,其實營養醫學在這方面,也很可以幫上忙。
沒有排卵的出血,不是真正的月經
女性的月經,主要目的是為了排卵。
月經不來,代表沒有排卵。
因此,要「調經」的治本之道,就是協助女性重建自然排卵的能力。
許多印象中的「調經」,是到婦產科拿荷爾蒙的藥物,吃幾天後再停藥,就會引發子宮內膜剝落,出現「出血」的現象;
女性朋友們看到出血,就會心安:啊!還好終於出血,月經總算來了。
事實上,這樣的出血,並不是真正的月經。
再強調一次:
女性的月經,主要目的是為了排卵。
出血,只是卵子沒有受精的一個結果/表現,並非目的。
所謂的調經藥,是用假的荷爾蒙去欺騙身體,誘發子宮內膜剝落的出血;
但這樣的作法,根本沒有幫助女性去真正的排卵。
沒有排卵,就不算真正的月經。
因此,「調經藥」誘發的出血,本質上就只是出血,而非真正的月經。
用營養素重建規律無痛的經期
那麼,該怎麼支持女性去自然排卵呢?
首先當然得抽絲剝繭找原因,才能「對症下營養」。
女性不排卵的原因,最常見的大概就是壓力、過度節食、多囊性卵巢症候群..等等;
但還有很多時候,是找不到原因的。
此時就是營養醫學可以幫上忙的地方。
除了遵循健康飲食的原則之外;
維他命C、硒元素、肌醇、Q10、褪黑激素、鎂、鋅、維他命D、維他命E..等等,都有潛力能幫助排卵。
當然不是要你把以上的東西都買來嗑,這樣做太亂槍打鳥,很難有很效果;
建議與醫師合作,科學評估自己的內分泌/營養狀態,針對不排卵的根本原因來做調理,才能達到最大的效益。
結語
吃「調經藥」引發出血,月經就算是來了,問題就此解決?
其實,藥物誘發的出血,沒有伴隨排卵,所以根本不是月經。
生理期真正的目的,是為了排卵,而非為了出血。出血只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結果。
排卵時會伴隨產生一個有益的荷爾蒙:黃體素,給身心帶來很多好處。
如果沒有成功排卵,或者黃體素製造不足,就可能會產生各種身心症狀,包括失眠、情緒起伏、暴躁、乳房脹痛、「經期不順」..等等。
營養調理可以幫助身體順利排卵、產生足夠的黃體素,是現代人可以好好利用的一種「調理身體」的科學方式。
Photo by Callie Morgan on Unsplash
文章轉載於 許崇恩醫師-元氣加油站